42年前荣获民族器乐改革最高奖的蝶式筝,如何更好地传承?


(资料图)

近日,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陈慧主编的《蝶式筝原创曲集》全新出版,再次唤起业界对蝶式筝的关注。作为曾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的一项改良乐器,蝶式筝曾被认为弥补了古筝在转调环节的缺陷。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问世40余年来的蝶式筝一直未能真正成为专业音乐院校中一门独立的专业教学课程,面临传承难题。

蝶式筝由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何宝泉设计,因其造型酷似蝴蝶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末,何宝泉在天津音乐学院参加乐队时,因传统古筝在转调问题上存在着先天不足,经常需要摆放两架古筝才能应付乐曲的转调,造成排练时演奏者需在两架古筝之间来回穿梭,非常不便。而別的乐器因拥有十二平均律音列,只需一把或一架琴就能完成乐曲的所有转调。

传统古筝的转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改变琴弦的有效弦长;第二,改变琴弦张力,但这两种方案都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宝泉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希望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反复研究与摸索,结合三弦专家王振先的建议,何宝泉将两架古筝筝头对接,采用一个共鸣体,并使用“五声音阶相交错,补加音位”的排列法。于是,一件既能演奏传统筝曲、又能演奏十二平均律音列作品的乐器应运而生。

1979年,何宝泉又在原有的改良基础上,将蝶式筝的音域从三个八度扩充到四个八度,并将钢丝弦改为尼龙丝缠钢丝的琴弦,蝶式筝由此基本定型。1981年,在国家科委的全国文化科技成果评奖中,蝶式筝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这是1949年来民族器乐改革获得的最高称号。同年4月,蝶式筝曾被当时的文化部艺术教育司提出可进入音乐院系的专业课堂,于是何宝泉在他的课堂上将蝶式筝列入了专业教学的内容。

但在此后数十年间,由于种种原因,蝶式筝并未能真正纳入音乐学院的专业课程序列,在上海音乐学院,蝶式筝仅作为选修课程供学生研习,一些古筝爱好者则在业余学习中尝试这一改良乐器。

音乐家贺绿汀曾提到:“蝶式筝是提高的,传统筝是普及的。”作为蝶式筝的推广传承人,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陈慧坦言,由于蝶式筝是古筝的提高版,目前蝶式筝的教师和演奏者都比较少。同时,蝶式筝由两架古筝拼接而成,体积较大,搬运不便,这也是影响这一乐器普及的客观原因之一。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下许多琴童家长让孩子学琴都希望能考级拿证书,蝶式筝既没有考级,在音乐学院也没有开设专业课,因此愿意学习蝶式筝的学生也较少。陈慧说,目前上海弹蝶式筝较好的群体仅在20人上下。

何宝泉的夫人孙文妍曾和丈夫一起长期致力于蝶式筝的推广和普及。孙文妍说:“任何文化都需要具体的人去承载和发扬。”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诞生于上音的改良乐器———由二胡转化的低音声部革胡曾颇受社会青睐,但其设计人杨雨森老师病故后,便很少有人去关注其后续,造成这一改良乐器最终只能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如今,在音乐学院的支持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蝶式筝这一乐器的优势必将得以发扬和完善。“我们也希望蝶式筝能被更多人知晓,让好的乐器被保留和传承下来,丰富中国音乐的多样化表达,用更多、更好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本文作者:李宝花

关键词: